名为一时兴起

一些引申来的思考

感谢回复!

其实历代都有各自禁书(或说处置文献典籍)的方法,背后的立意未必都是负面的,只是不应该忽视这层立意而已。从这个角度讲,“寓禁于征”远远不是我的总结,有很多前辈学者都提及甚至分析过。

清代的例子当然是最显明的,可官方的修书行为大多都有类似考量。比如《四库全书》能否视作《永乐大典》的逆运用?前者是游牧民族针对中原汉民奠定思想,后者相反,是了结游牧统治之后,汉人重新发言。根本目的都指向官学。然而要注意,讨论中国史上的统治族群,应特别慎重地使用“民族”概念,这一概念起自欧洲,存在汉语中不包括但可以被人有意引申的意义。危险之处在于,倘若族群可分“内外”,那么领土能否切割。

其实文人转向考据学,恰恰是回应清廷的一种方式。既然“创新”不被允许,而官学认可古代,那么写文章“复古”就有合理的依据。可是,讨论古代不妨碍对现世的关怀,很多考证是为了指出所谓的“古人本意”,实际上给出了“个人解读”。戊戌年间为何托古改制?此外,考据学也号称汉学hhh而且清汉之间跨度遥远,恐怕不能直接比较立朝的情况,还需要更充分的前提。

有朝就有野,官学可以统制但不能湮灭私学。倘若以诗歌举例,《风》与《雅》都要存在,乐府采诗可以理解为官方去各地观察风俗,调查得到的情况又能为“移风易俗”做准备,所以治世的官私之间往往有良好的沟通,当“官”无法回应“私”的时候,可能就出现问题。

大致而言,道家是崇古的,儒家亦然,只有法家认可后世,所以它能从儒道之间开出新路。问题是法家不能直接拿出来用,否则武帝的行为是肯定秦皇而否认自己的祖宗,进而否定了刘邦揭竿而起的合理性,非常危险。可如果只用道家的理论,就需要分清属于道家学派的诸子学说谁更正统,这种细微的拉锯恐怕比用另一家来说服道家更复杂且纠缠不清。更何况,道家的一些核心思想(比如无为)在武帝时期已经构成问题。所以,官学的调整必然是结合了时势的产物。而我们之所以要做澄清源流的工作,也是为了最终能看清楚谁的影响保留了下来,这可能就是一个民族的思维与处世方式。

最后,原文的评价着实高看我了(抱拳)真的谈不上是老师,我的思维能力相当有限哈哈哈

边读边回应了这么多,如果有没说清的地方,欢迎讨论!


葵藿不疑:

感谢@名为一时兴起 老师居然真的花了这么大篇幅认真满足我之前的好奇心!

新的一篇文章真的带给我无穷思考……


一、关于寓禁于征

大概因为我是个搞文学的,故而总是会因为汉乐府和文人诗等缘故选择性放大官学在文化继承和保存上的意义而忽略了它在思想统一方面的现实意义。看到文中关于“寓禁于征”和“兵不血刃统一思想”的内容真的觉得思路哗啦一下变大了。


说到类似的操作,我脑子里一瞬间冒出来的就是《四库全书》的寓禁于修。

似乎大家都能很容易地注意到《四库全书》在学术总结和体系化背后的现实意义,也即清政府对议论的控制、对文字的清查——这根本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思想统治。

但是好像真的很少有人会觉得西汉政府(尤其是汉初那阵子)收天下藏书的行为有哪里不对头,反而还会觉得,哦豁,这真的是大好事诶!(对,说的就是我这种好忽悠的天真小白兔)

就像这篇文章里提到的,经历了战国各自为政、秦焚书之后,西汉的官学体系反而带上了些文艺复兴的温情色彩。不至于杂乱到分裂,又没有直接而极端。

而乾隆时期则完全不同,出版业高度发达,民间藏书丰富。虽然大兴文字狱导致一大批学者都不敢写东西转而去搞考据学了(小白兔摊手),但学术传承本身并没有遭受毁灭性的破坏或者出现传承困难的情况。也就是说,乾隆时期并没有面临着如同西汉初期一般类似于要给破烂二手房重新装修的困难,而只是要给老房子刷漆。所以,这种寓禁于修也就变成了和此前文字狱一脉相承的思想控制而非是如同西汉时那般的拨乱反正了。再加上外来统治者那点子众所周知的小心思,不被人念叨才怪。

总归,一个政策下来肯定是有其目的性的——至少这次我学到了。不要只盯着后人总结出来的意义影响看,回到那个情境下,看看当时它面对的社会现实是什么样~


二、关于官学和私学

文章里提到官学兴起私学凋零还有官学提供进身之阶的内容放到以后也是准的:王安石新学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啊对,新学也算是直接宣告了汉唐经学的结束,嗯,还是有点联系的😂)。这方面我和苏轼的观点类似:新学本身并没有错,它作为一种学说、一种理解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当它作为一种工具,在权力和进身的指挥棒下成为法律一般的权威,确实不利于学术的百花齐放。当然,北宋时期其他的蜀学啊洛学啊啥的,也挺繁荣的。(这一时期各家学派一大堆是不是也可以看做一个统一大前提思想下的类似百家争鸣的小系统呢?)

官学与私学,某种程度也可以看做是政治家要社会稳定的需求和文学家要思想自由的需求之间的冲突与互相妥协吧!


三、关于他汉的一顿操作

我之前看《汉武大帝》时脑洞过一篇文章,就是说如果我是当时参与廷议的年轻官员,我该怎么和那群老头子逼逼让他们同意年轻的皇帝要搞新政。虽然没成型,但一条思路却一直没变过,那就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路子。道家讲变,怎么如今就变不得吗?

后边宣帝自己就说了“外儒内法济之以道”,更何况“道生法”——我怀疑汉武帝自己都未必多信他捧起来的那一套,只是在那个时候,那样的思想真的合适。

他汉在思想统一方面的操作也不是到了汉武帝才突然一拍脑子想起来的(我感觉这应该和义务教育的历史课本有关,简洁明了是事实,毕竟课本就那么点地方。但确实,就好像把连续性的事硬生生切断成几个点,其实不太容易发觉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并不是说“统一思想”这个工作是从武帝才开始的,也不是说他单凭借着一己之力把儒学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个过程原来早在汉初就开始温水煮青蛙一样的推进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似乎武帝的行为也并非如他所言那般是对黄老的完全推翻,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发展。就好像孔子也算是师承老子一样。(这些真的是在这篇文章的启发下才想到的。再次感谢!)

从萧何进咸阳搜罗了一堆秦朝的文件开始,到叔孙通这个前·秦朝博士制定礼仪,就注定了他汉的制度架构一定脱不开秦朝的影响,思想层面亦然。只不过他汉公务员群体自上而下散发出的那种温柔气质看起来比秦朝那种凶巴巴血淋淋的冷酷大汉好接受得多了。


anyway,以上内容基本都是从最近的两篇文字中来的😂貌似也没什么新意,但对我自己而言确实是打开了思路的!

我总觉得阿烨老师(不置可否这样称呼)是种学者型的创作者,极其擅长通过故事传达思想内容,并且能十分敏锐地发现事件背后那些隐秘微妙的联系。这是我超级羡慕和万万不能及的了。

(半夜写就,可能脑子不大清醒,万望见谅。

小白兔转圈圈.jpg)

评论(2)
热度(30)
  1. 共2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可逆不拆 | 楚汉阴阳谋组 | 神游先秦 | 沉迷学业

© 名为一时兴起 | Powered by LOFTER